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01-05
    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2021年度,教务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于本科人才培养中。一、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持续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举办天津市新文科与外语人才培养创新高端论坛,对本市新文科建设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积极推动我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基于《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方案(草案)》八大核心课程模块,探索多样化授课形式,打造提升复合型人才综合素养的首批1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于本学期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 二、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内涵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市校两级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申报工作,7门课程获批2021年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0个项目获批校级2021年度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中国法制史》课程成功获批天津市大中小学“党史专题课程思政精品课”;组织召开《课程思政元素指南》(第一册)和《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汇编》(第一册)审核会议,共有11个教学单位的809门课程入选指南、71门课程入选优秀教学案例。 三、筑牢
  • 2022-01-05
    为贯彻落实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精神,推动部署我校就业创业工作,1月4日下午,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动会。校党委书记殷奇,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副校长余江、李迎迎出席会议,招生就业处、研工部、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余江主持。殷奇肯定了各单位在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他强调,今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关乎稳定、发展和改革,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从七个方面做好工作:一要做到思想更重视,各单位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防止上热中温下冷;二要做到底数更清楚,各单位负责人要对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科学研究部署就业创业工作;三要做到动员更全面,各单位要完善工作机制,上下齐动,反复强调就业创业工作;四要做到措施更精准,各单位要坚持以生为本,因生制宜,精准施策;五要做到调度更及时,各单位要掌握动态,及时调度,及时解决问题;六要做到重点更突出,各单位要为重点群体毕业生提供重点帮扶指导,同时发挥征兵入伍、基层就业、留津就业、党员等群体的带动作用;七要做到责
  • 2022-01-05
    1月4日,我校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逸夫楼莎翁厅召开。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副校长余江、李迎迎出席,校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李迎迎主持。陈法春对新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为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及委员颁发聘书。他指出,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要履职尽责,明晰校-院两级责任,严把学位论文的政治方向、学术规范和论文质量,守好学校人才培养的“大门”。希望各位委员认真学习相关规定,将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传承下去,切实践行学校赋予的职责,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会议通过投票选举产生了校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并审议通过了《米兰·体育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和委员人选。此次会议是我校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新一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将依照《米兰·体育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认真开展工作,切实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搭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贡献力量。 (文/通讯员 于洋 摄影/记者 杜树标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张凌志)
  • 2022-01-04
    近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米兰·体育国际传媒学院承办的“非遗文化体验II”线上团组项目开班并在线举行开班仪式。此次项目是国际传媒学院继年初成功完成“汉语桥------非遗文化体验”项目之后的再次启程,共有来自越南、日本、俄罗斯、乌克兰、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的120余名海外人士报名参加。副校长李迎迎出席开班式并致欢迎辞,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占奇参加,开班式由国际传媒学院院长马兰州主持。 副校长李迎迎致辞 李迎迎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虽然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了人员流动,但阻挡不了各位学员学习中文的热情。国际传媒学院为此项目精心准备,“非遗文化体验Ⅱ”项目在保留上次项目优质课程的基础上,还新增了许多非遗课程,课程内容丰富,既有趣味性,又有文化性。她预祝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学习顺利,学有所获,欢迎大家有机会到天津实地交流学习。 为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次项目根据学员汉语水平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三个平行班,实行分班教学。开幕式也在三个分会场同步进行,分别由国际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孙雪颖,学院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马兰州,副院长王芳主持。 学院负责同志向学员
  • 2022-01-03
    有一个土生土长的哥伦比亚小哥哥,他虽然从来没有来过中国,但他不仅会说一点汉语,还会做中国的松鼠桂鱼!Mikhael Tapias Valencia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学生记者陈珊,一起来听听这位哥伦比亚小哥哥米哈伊尔·塔皮亚斯·瓦伦西亚的故事。陈珊:你的松鼠桂鱼做得太专业了,请问你是从事中国美食相关工作的吗?米哈伊尔:目前我在哥伦比亚CES大学学习兽医和动物技术相关的专业,没有从事过美食相关的工作。但是我平时喜欢自己在家里做饭。很高兴能通过这次中国美食之旅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与大家分享我亲手制作的松鼠桂鱼。 陈珊:那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汉语桥项目的?为什么会选择报名学习呢?米哈伊尔:我对中国文化和中文很感兴趣。当我收到了我们学校可以和不同大学进行学习交流的邮件时,我很兴奋!因为我一直想去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文,所以一收到邮件,我就立马写信回复要参加此次活动。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中国美食之旅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传统美食,真的非常棒!陈珊:那你参加本次项目的体验如何?有什么收获?米哈伊尔:体验很好,我很开心!我学会了怎么去做一道中国传统美食,这是我第一次学习做中国菜。过程虽然有点困
  • 2022-01-03
    根据《市教委关于对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情况开展评估的通知》(津教科函〔2021〕26号)要求,研究生院组织我校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高级翻译学院、国际传媒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协同相关建设单位,对我校6个天津市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进行了自评。 经市教委专家评审组审议,我校6个天津市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全部通过验收,其中我校与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联合申报基地建设成效显著,获批“天津市高校专业学位示范联合培养基地”。 我校将依托现有6个天津市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进一步扩大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数量,推动联合培养模式创新,健全完善培养机制,发挥学科特色优势,与合作单位优势互补,形成强强联合,打造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 (通讯员:于洋 内容审核:暴士蕊 杜树标 张凌志)
  • 2022-01-03
    近日,首届天津市大学生新媒体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结果正式揭晓。经过多轮比拼,我校2020级研究生王蕾、吴施函、黄硕、梁植团队创作的多语种版《星辰大海》荣获大赛特等奖。本次大赛采用线上形式进行。多语种版《星辰大海》凭借优秀的完成度、积极向上的寓意以及较高的传播度,在天津各院校入围决赛的36个作品中拔得头筹,荣获大赛特等奖,展现了我校研究生优秀的外语专业素养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也是我校将外语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探索创新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新路径的成果展示。首届天津市大学生新媒体创新创业大赛由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和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共同主办,天津市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天津教育出版社共同承办,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新媒体专业加快内容、技术、平台和模式的创新,促进学生网络新媒体的创新与运用。吸引了全市22所大专院校近百个团队参加。我校创作的多语种版《星辰大海》包含中、俄、英、法、德、日、西、阿、韩九种语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推出,表达了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体现天外学子志在“星辰大海”,投身祖国发展建设的理想抱负。
  • 2022-01-02
    12月31日下午,中国共产党米兰·体育第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行政楼第二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殷奇主持会议。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米兰·体育党委2021年度落实意识形态(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情况报告》和《米兰·体育2021年党政工作总结》。 殷奇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主持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作出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我们在新形势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全校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压实工作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特别是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的管理,坚持管用防多措并举,全面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 2022-01-02
    12月25日至27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在米兰·体育考点举行。今年共有3296名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比去年增长23%,创历史新高,其中有1745名考生参加了米兰·体育考点的考试。疫情防控、考试安全、点对点联系、跨省调卷、严寒天气......面对此次研考工作中的重重难题,为保证考试安全平稳进行,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考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上下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天津市关于疫情防控和研招组考的相关要求部署工作,各部门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在紧张的防疫“战场”中开辟出温暖的研考“考场”,尽最大可能满足更多考生的需求,让“应考尽考”变成了一个个落在实处的暖心举措,交出了“平安研考”的满意答卷。强化组织领导,高标准部署研招考试工作任务。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委书记殷奇亲自部署,成立工作专班,要求全力保证研究生考试安全,保证考生应考尽考。校长陈法春担任本次考试的主考,副校长程国毅担任防疫副主考,副校长李迎迎担任考务副主考。考试前,召开了11次研招考试工作专题会,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制定了常规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学校主要负责同志落实一线原则,对重大事项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