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01-15
    1月8日以来,一场突发疫情袭击津城。我校4名市青马工程高校班学员,按照寒假实践锻炼所在基层街镇的属地疫情防控要求,积极投身抗疫,热血“青马”,用担当写就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美丽“青马”,让一抹红绽放出青春光彩,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战疫有我”的铮铮誓言。 刘鸿飞:战疫“流水账”里的靠谱青年 市青马学员、国际商学院刘鸿飞,1月8日疫情来临时,正在宁河区俵口镇政府进行实践锻炼。当日上午,他像往常周末一样和同事们一起到周边村进行志愿服务,助力乡村“创卫”行动。在接到疫情消息后,他立刻返镇待命,马不停蹄地转向协助同事进行疫情防控各类文件的整理与起草工作直至晚饭。晚上九点,工作了一天的他正准备熄灯休息,突然接到通知要去调查流调信息。他深知,疫情就是命令,打起百分百的精神,再次返岗与值班的同事一起工作待命到深夜。简单休息后,第二天清晨,刘鸿飞连早饭都没顾上吃就再次投入工作,下午深入周边兴家坨村布置转天核酸检测的场地,晚上准备转天物资材料再到深夜。1月10日,他早上6点就到达兴家坨村检测点待命准备。7点,他身穿防护服,耐心引导两个村4000余名村民进行扫码登记信息。室外的温度降至近零下十
  • 2022-01-15
    任前刘萍、王玉娜、罗蓓蓓张倩张馨元易蓉李熠杨颖(左一)王维花秦洪军(左一)董仕衍赵颖黄立志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面前,天外人勇做“逆行者”,敢做“担当者”,时刻响应党组织号召,以实际行动为天津疫情防控贡献力量。英语学院教工行政党支部刘萍、王玉娜、罗蓓蓓三位老师均居住在河西区,负责居民的扫码登记工作,逐楼栋摸排情况,并带领学生党员在线上用四小时完成了2000余位居民的第一次核酸检测信息的电子录入及三次信息核对整理工作。翻译系党员张馨元老师主动请战,披上蓝色防护服冲向第一线,协助老年人进行扫码登记,保障核酸筛查顺利高效推进,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巾帼风采。国际商学院党委书记杨颖在紧抓手头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社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居民有序登记、采样,结束6个小时工作时已然“冻透了”。组织员任前动员非党员家属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到筛查点对应的3个小区逐一上门组织居民参加采样,结束工作时已是凌晨两点多。辅导员张倩清晨6点半接到社区通知,7点就准时来到社区服务点领取任务,上门通知检测安排,登记信息。致公党党员易蓉老师主动报名志愿服务,抓紧时间学习熟练应用手机采集软件,从1月12日下午13时起参加
  • 2022-01-14
    扶持经济薄弱村工作一队驻村一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21年7月,驻村工作队按照校党委要求,赴蓟州区侯家营镇开展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工作。面对农村的艰苦条件和农民群众的迫切期盼,工作一队三名队员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转变身份转换角色,紧紧围绕帮扶工作重点任务,用心用情用力投身到乡村振兴一线。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工作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参加帮扶村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相互交流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尽责。工作队通过深入村民家中、来到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民意、学习农耕知识、参与秋收劳动,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掌握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村两委共同研究制定村庄发展规划。参加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共商共议大事小情。落实蓟州区委“初心印蓟”活动要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相结合,带领党员持续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推动侯家营镇三岔口中心小学“梦想中心”建设,联系天津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2022-01-14
    国际传媒学院-李楠国际传媒学院-蔡觉敏崔晓航苏霖坤从1月11日凌晨起,米兰·体育一支300余人的疫情防控工作突击队迅速集结,这是继学校志愿翻译突击队集结后,又一次以争分夺秒的战斗速度召集成立的疫情防控工作突击队。校党委书记殷奇主持召开二级党组织书记会议,广泛动员部署,全校干部教师积极响应,主动请缨出战,校长陈法春撰联赞扬工作突击队对党的赤胆忠心和为民情怀。1月11日下午起,首批150余名突击队员以及60余名志愿者下沉到全市近百个社区,协助社区组织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值守、核酸检测、物资发放,到处都能见到天外人的身影。12日从早上6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突击队员们协助社区圆满完成了第二次核酸检测工作。虽然寒风已将衣服打透,手脚早已冻僵,但全体天外人依旧咬牙坚守。“党有召唤,我有行动!”除学校集结的疫情防控工作突击队之外,很多教职员工也纷纷积极主动到所在社区报到,主动亮明党员身份,听从统一安排,以实际行动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同志们纷纷表示,疫情就是命令,我们将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全力以赴,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让党旗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高高飘扬。我们始终坚信,这场疫
  • 2022-01-14
    史宁杜灏洁蒋芳婧杜灏洁 姜婷马院 亚非 图书馆图书馆蒋甜李刚“疫情不散,我们不退。”大筛过后,天外人依然坚守疫情防控各岗位,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守住津城战疫防线,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高级翻译学院党员干部史宁一方面带领辅导员摸排学生情况,确保学生安全,一方面承担社区楼长职责,逐一通知居民参加核酸筛查,并积极为困难群体协调上门检测。杜灏洁老师也在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名志愿者,协助信息统计和录入工作,帮助多名行动不便的老人完成信息登记,引导社区盲人完成核酸采样,并向居民耐心解释防疫政策。日语教师蒋芳婧,河西区第十五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主动当好志愿者,做好宣传员,每天紧盯手机和电脑屏幕,配合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为居民答疑解惑,疏导情绪,并组织居民通过接龙、共享文档等方式进行信息告知和检测统计,助力防疫工作安全、高效开展。资产管理处党员干部姜婷,家住河西区庆荣里社区,12月即报名担任社区网格员,随时待命。当接到招募志愿者信息时,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到,在津城“大筛”中,承担第四十一中学核酸检测点信息登记工作,在寒风中工作数个小时依然咬牙坚持,当遇到同样参加志愿服务的杜灏洁带
  • 2022-01-13
    1月4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2021年12月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我校佟立教授入选“2021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 其中天津入选2人、重庆9人、上海5人、湖北5人、云南5人、教育部直属在京高校5人、安徽4人、新疆4人、中国社科院4人、江苏3人、江西3人、河南3人、广东3人、湖南2人、贵州2人、北京1人、内蒙古1人、黑龙江1人、山东1人、广西1人、四川1人、陕西1人、甘肃1人、宁夏1人、机关(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人,共69人。公告另发布2021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5人。点击查看:2021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69人)http://www.nopss.gov.cn/n1/2022/0104/c431027-32323773.html
  • 2022-01-13
    根据《关于开展2021年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申报工作通知》精神,我校在全体研究生中组织开展了申报工作。经各培养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环节,共遴选出校级博士生项目8项、硕士生项目102项,并择优推荐72项申报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近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公布2021年度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立项的通知》,我校共有49项科研创新项目成功获批立项,其中博士生项目8项、硕士生项目41项,覆盖我校全部学科,取得了新突破,获批项目数大幅增长,为历届总和,创历史新高,位居天津市高校前列。 此次多项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成功获批是我校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发挥导师指导和激励研究生提高创新能力的主导作用,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其良好的示范效应必将促进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学校将深入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创新引领,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和引导研究生积极开展创新性课题研究,产出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高水平学术成果,全面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构建高水平研
  • 2022-01-13
    面对奥密克戎的严峻挑战,1月9日起,全市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将维护外籍教师生命健康安全摆在首位,按照学校党委部署,第一时间就外籍教师做好核酸检测、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保证校内住宿外籍教师生活需要等做出了具体安排。1月9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通知所有外籍教师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在现居住地保持原地相对静止,根据学校、所在社区、网格员、网格小组长的组织安排,携带外籍身份证明等有效证件,分时段有序前往指定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采样,确保不漏一户一人。按照校园管理要求,住宿在校内国际交流中心的外籍教师未经审批,均不离开校园外出。为保证外籍教师的生活需要,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协调企业为所有外籍教师提供订餐服务。对于需要购买的米、面、粮、油、蔬菜、水果以及其他日用品的外籍教师,由外籍教师列出购买物品清单、购买数量,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协调工作人员在校外代为购买,以确保校内住宿外籍教师所需物品的供应。1月10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教师王彩霞按照学校统一安排,组织在校内和学校附近居住的11名外教、1名家属进行了核酸检测,在校外居住的其他外籍教师也都按照居住地的要求,全部做了核酸检测。当得知日语、葡萄牙语
  • 2022-01-13
    金欣靳利华(左一)梁园园戈屹杨旸“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越是关键时刻越能检验初心使命,越是勇毅担当越能看出党性成色。全市全员核酸检测期间,天外教师为抗击疫情冲锋在前,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中高高飘扬。亚非语学院副院长金欣,家住河北区宜白南里小区,作为党员处级干部,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早在12月初就完成了党员社区报到。1月9日,他在群中看到社区招募志愿者,便积极报名,并于当天参与了核酸检测物品的准备工作。1月10日早6:00他便抵达检测点,张贴入场二维码,认领了试剂瓶贴签和人工录入信息的任务,穿起防护服行动起来。社区老人和孩子偏多,手机使用不方便,人工录入任务很重。他毫无怨言,从早6:00一直奋战到晚19:00,累计参与人工录入核酸筛查人员信息几百条,有力保障了监测点的核酸检测进度。国际关系学院政管系教师党支部党员靳利华已经50岁了,家住河西区连荣里社区。根据学校党委党员干部下沉所在社区的工作部署,靳利华第一时间主动联系社区党组织并积极参加社区核酸筛查相关工作。1月9日上午9点,她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到本社区德恩公寓3门进行入户核酸筛查扫码登
  • 2022-01-13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保卫处、滨海校区管委会坚决落实校党委的部署,部门领导带头驻校在岗值班值守,保证校园正常运行,做好外防输入工作,全面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 1月8日津南区发现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后,保卫处随即要求防控区范围内的保安队员暂不来校,同时在岗人员尽量不要离校,做到24小时驻校在岗工作。驻校在岗人员打起精气神,克服了人少、生活不便等困难,按照校党委的指示精神对校门口进行严格管控,劝返来校各类未报备人员10余人。保卫处副处长陈玥主动放弃休息,延长值班时间,坚持驻守在滨海校区的战疫防线上。他合理调配人力,加大巡逻频次,带领保安人员开展校园安全检查,对校内各重点防火、防冻区域的电源、水源进行重点巡查,检查各楼宇门窗,提示注意防盗,还协助后勤处部门对因疫情停工堆置的室外建筑材料进行防雨苫盖。1月9日,他组织保安、物业等全体在校人员30余人,参加滨海新区核酸检测筛查。“校领导和各部门领导老师们都非常关心我们,目前虽然只有我们在,我们在就够了”,“有困难找保卫!”他还为驻校在岗的保安、物业工作人员们打气,并叮嘱大家注意自身安全防范,鼓励大家履职尽责,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战胜疫情难关。 本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