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天津迎战奥密克戎,天外教师在行动(四)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01-13 阅读量:12


金欣

靳利华(左一)

梁园园

戈屹

杨旸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越是关键时刻越能检验初心使命,越是勇毅担当越能看出党性成色。全市全员核酸检测期间,天外教师为抗击疫情冲锋在前,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中高高飘扬。

亚非语学院副院长金欣,家住河北区宜白南里小区,作为党员处级干部,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早在12月初就完成了党员社区报到。1月9日,他在群中看到社区招募志愿者,便积极报名,并于当天参与了核酸检测物品的准备工作。1月10日早6:00他便抵达检测点,张贴入场二维码,认领了试剂瓶贴签和人工录入信息的任务,穿起防护服行动起来。社区老人和孩子偏多,手机使用不方便,人工录入任务很重。他毫无怨言,从早6:00一直奋战到晚19:00,累计参与人工录入核酸筛查人员信息几百条,有力保障了监测点的核酸检测进度。

国际关系学院政管系教师党支部党员靳利华已经50岁了,家住河西区连荣里社区。根据学校党委党员干部下沉所在社区的工作部署,靳利华第一时间主动联系社区党组织并积极参加社区核酸筛查相关工作。1月9日上午9点,她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到本社区德恩公寓3门进行入户核酸筛查扫码登记服务,帮助操作不便的老人进行系统登记。1月10日晚,靳利华再次不顾严寒,志愿参加社区核酸筛查维持秩序工作,帮助解答居民的疑问。她表示,“尽管天气寒冷,但是老人、孩子们都能自觉排队,耐心等待。居民们对我很信任,让我很感动。作为一名外大教师党员,疫情面前能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我深感荣幸。”

1月8日接到社区通知后,国际教育学院党员教师梁园园在安顿好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后,第一时间投入核酸检测大筛工作,做好社区与居民的联络和上传下达、信息登记注册等工作。她入户帮助不会操作的居民完成大筛系统注册,重点关注老弱病残孕等特殊居民。梁园园负责的楼门其中有两户居民,一位九十多岁,一位八十七岁,因身体虚弱不能较长时间排队。她第一时间联系社区报备实际情况和困难,积极协调对接社区工作人员,安排老人在人最少的时段进行检测,减少等候时间,协助其家人将老人搀扶至核酸检测地点,最终顺利完成所负责门栋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国际教育学院党员教师戈屹,年龄已超50岁仍主动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她冒着低温严寒,和其他志愿者轮流上岗,主要负责帮助被检测人员扫码、人工录入参检群众信息、在检测出口站岗执勤等工作,从上午九点半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半,直至核酸检测点位撤离。她践行了共产党员的承诺,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通识教育学院二外心理艺术教师党支部书记杨旸,家住河西区桃园街庆荣里社区。自从2020年下沉所在居委会报到以来,杨旸每年坚持参加社区党员义务志愿服务。2022年1月11日下午,她所居住的社区党员群紧急召集党员志愿者,发布录入核酸筛查数据任务,要求所有数据必须在当日录入完毕。时间紧,任务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正是需要党员同志挺身而出的时刻。杨旸立刻安顿好年幼的孩子,前往居委会协助工作。经过三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大大缓解了社区核酸筛查信息录入的压力,社区工作人员表示非常感谢党员志愿者的及时帮助和无私奉献。杨旸以身作则,勇于担当,为疫情防控贡献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