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感动!支援津南抗疫的温暖瞬间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01-27 阅读量:5


刘锋

华云鹏

孙毅

李云靖

王申

田庆立

郑培林

郝昱霖

疫情面前,展天外担当,困难面前,显人间大爱。当天外干部教师背起行囊,勇敢逆行,踏上津南抗疫之旅,就注定了这是一段充满困难与温暖的旅程。无论风雪交加,无论肩挑背扛,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服务好疫区人民群众,为战胜疫情贡献天外力量。让我们一起感受突击队在抗疫前线的温暖瞬间。

肩膀上的年货

郝昱霖

春节临近,社区群众开始筹备年货,但身处封控区内,不能离家,只能由执勤老师将物资送到单元门口或群众家中。随着春节一天天临近,生活物资的转运量也不断加大,米、面、大桶油、瓶装水、土豆、大白菜……各类生活物资繁多,手推车已不能满足转运需求,老师们选择肩扛手提,一个上午,一位老师就要运送几百斤的物资。有的社区没有电梯,不管几层楼,老师们都咬牙搬运上去。再苦再累,老师们毫无怨言,因为他们知道,肩膀上的不仅是上百斤的年货,更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望。郝昱霖老师说:“党组织把我派过来是对我的充分信任,我必须拼尽全力将封控区的群众服务好、保障好,为战疫胜利贡献力量。”

寒风中的坚守

王申 郑培林

执勤点基本都在高层建筑的背面,冬日里不见到阳光,下雪刮风时尤其难熬,穿着防护服要求只能戴两层薄薄的医用橡胶手套,半天下来,老师们的手冻得几乎不能动弹,指关节也冻肿了,但所有老师始终坚守岗位,从未迟到早退。除了执勤、转运物资,老师们还需要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在大雪寒天,执勤老师需要在每个人咽拭子、鼻拭子、封试管等步骤后,协助医护工作者进行酒精消毒和凝胶消杀,再加上核酸采样用品、医用垃圾袋、隔离面罩和更换手套等消杀工作,一次检测下来,酒精喷壶和凝胶瓶就按上千次,结束时手指早已经冻僵了,但老师们依旧咬牙坚持,完成后续工作。

王申老师说:“困难时刻,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团队力量的强大,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抗击疫情,我们不辱使命!”郑培林老师说:“天是冷的,但社区群众和所有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心是热的,我们都在为战胜疫情而努力。”

心坎里的感谢

华云鹏 刘锋

“大白,谢谢您!”“辛苦了,小伙子!”“谢谢您,可爱的志愿者!”……老师们的辛苦付出群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群众的声声感谢也让老师们甜在心坎里。当巡逻的警车经过,看到老师们在寒风中冻得跺脚,由衷地道一句“辛苦了!”当热心大娘盛情地邀请:“小伙子,外面冷,先进屋里来坐坐,休息休息。”当热情的大婶拿来暖手宝和热水说:“来,暖暖手吧,辛苦了!”并一次次为老师们更换热水。当可爱的小朋友向身旁的“大白”敬礼,说道:“大白,谢谢您”。当同为志愿者的“大白”路过时,也不忘彼此鼓励道:“辛苦了!加油!”一句句感谢化作了一股股暖流沁入心间,让所有的疲惫和寒冷都烟消云散,更加坚定了老师们守护社区群众的决心。

刘锋老师说:“保障好封控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维持好隔离秩序是党组织交付的任务,我们必须努力完成好,群众满意就是我们的目标。”华云鹏老师说:“送菜、买药、购电、扔垃圾……我们所做的不过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期待通过这一件件小事,点亮抗击疫情的丝丝烛火,传递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成为一束希望的阳光,让这个寒冬变得温暖一些。”

家里人的牵挂

李云靖 孙毅 田庆立

傍晚时分,一通电话,闻令而动。当9岁的儿子不解地问李云靖:“爸爸,天黑了还要去干什么?为什么不能陪我玩了?”李云靖只是回答道:“爸爸要去帮助别人,很快就回来,在家要听妈妈的话。”转身离开,身在抗疫前线,一直也没顾得上和儿子通电话或者视频。

当孙毅老师接到电话,立即放下碗筷,顾不上喝一口热汤,与家人简单交代几句,拉起早已准备好的行李箱奔赴集合地。父母发来信息“临危受命,不辱使命!儿子好样的!不用惦记我们,津南更需要你,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工作!祝一切平安,愿胜利凯旋!”瞬间让孙老师泪目。

接到通知前,田庆立老师的爱人已作为南开区下沉干部在社区24小时值守,女儿正值初三年级,学业紧张,家中仅有自己照顾孩子,但在听到学校突击队集结时,女儿积极支持,表示自己能够独立生活,全力支持父母奔赴前线抗击疫情,为父母加油!

正是有无数像突击队老师们一样的战疫先锋,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在群众的帮助和配合下,在无数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在抗疫前线勇敢担当,默默坚守,为取得社会面清零的阶段性胜利负重前行,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