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美艳
巩宁波
干保柱
李永村(左一)与丈夫共同参与志愿服务
李洪佳
李钰婧
焦洪宝
苏霖坤
高生
三九严寒,津城寒风刺骨;鏖战病毒,社区激战正酣。疫情就是“集结号”,天外教师持续坚守一线,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全身心投入志愿服务工作。
后勤管理处副处长高生主动报名参加社区核酸筛查志愿服务,布置场地、搬运设施,他第一个冲在前面;引导扫码,维持秩序,他始终咬牙坚持;沟通协调、安抚情绪,他在数九寒冬中为群众带去了温暖与心安,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1月13日一大早,高级翻译学院日语专业苏霖坤老师就来到离家4公里外的红桥区勤俭社区,先后参与了街道组织的咸阳北路街全员核酸检测培训会以及勤俭社区的防疫相关培训。繁忙的一线抗疫任务让她忘记了当天正是自己的生日。虽然少了亲人的陪伴和生日蛋糕,但身为党员能够服务社区、为家乡抗疫做贡献,为这个生日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学院纪委委员、日语专业李钰婧老师维护现场秩序期间,看到队伍里一位母亲抱着一岁左右孩子,便默默地为她们拿来椅子,站在她们身后为年幼的宝宝抵挡寒风。当年轻的妈妈教刚刚牙牙学语的孩子说“谢谢阿姨”时,再冷再累,李钰婧的心里都是暖的。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党委委员、通用语教师支部书记、德语学科负责人李永村老师所在的居民楼排在最后做核酸检测,她一直安抚居民情绪,把现场照片发到群里,同时把居民提供的好建议发到志愿者总群,她还和爱人在群里统计各户人数,注明每户老人和孩子的情况,有序安排老人孩子下楼先做检测,持续5小时的有效沟通让等候的居民不再抱怨,关爱理解的声音蔓延开来。史亚军、付美艳、巩宁波三位党员教师于1月12日清晨接到全市第二轮核酸筛查的通知,便奔赴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核酸采样点,使用自己的手机临时下载安装所需的信息采集程序,现场学习使用。付美艳、巩宁波老师协助信息录入登记,史亚军老师负责人员调度分组、维持秩序、解释说明。主体工作结束时,已是子夜时分,大部分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志愿者撤离后,他们主动和社区负责人沟通交流,收尾确认后才骑车返回家中。
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焦洪宝负责1月10日夜间8点至凌晨12点这个时间段的值班值守,主动汇总统计整个小区因行动不便需要入户采集的居民信息,逐楼逐户引导上门,完成20余户的上门采集信息任务。1月12日,他又被派到红桥区丁字沽街道协助医护人员入户采集核酸样本,对现场喷洒消毒,帮助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封管、封箱工作。当结束一天紧张的任务脱下防护服时,他才发觉自己双肩剧痛、浑身已经湿透了。政管系教师党支部李洪佳老师安顿好家中年幼的孩子后主动向社区报到,连续两天协助社区居委会进行大筛前的排查准备工作。12日一早,她又抵达社区核酸检测点位,张贴入场二维码、布置点位,协助完成秩序维护、流程告知、扫码登记等工作。政管系教师党支部干保柱老师所在社区老人儿童居多,一天之内他先后奔赴照耀里社区、外院居民楼17-18楼、信德里小区等四个地点协助做好核酸筛查工作,逐户提醒,逐人引导,从早晨8点到晚上9点,三九严寒,挨冻受累,共在户外工作了近13个小时。
大考当前,正因为有了这些义无反顾、勇于上阵的战“疫”排头兵,我们才能以最快速度跑在病毒前面,为人民安居、百姓乐业筑起最牢固的防线,成为最值得信任的“天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