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处
一、细化流程,规范采购资产管理
强化采购内控管理体系建设,推行采购代理机构项目制量化评价,使采购代理机构考核有依据、使用有保障、退出有机制。针对大额采购项目,源头严把《项目需求书》入口关,收口严把《采购合同》签订关,工作人员及采购人代表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全年受理网上采购申请181项,高效完成各项采购任务,签订采购合同778份,金额3100.62万元(含纳入政府采购的工程招标),其中落实政府采购计划108笔,金额2111.57万元。
在多部门联动下,通过公开招采方式,引入华润万家超市、鲜丰水果等商家,提升滨海校区商圈业态水平,年创收益近百万元。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5860台件、价值795.65万元。结合巡察整改,与重点部门进行资产清查,集中组织2批、4514台件、原值728.72万元资产报废处置,同步解决地下室堆积旧物的安全隐患。
二、攻坚克难,推进遗留问题解决
坚持每月至少走访一次历史遗留问题点位,在“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解决师生诉求5项、师生难事1件,形成调研报告1份。依法依规收回五大道校区马场道地块底商房屋2间及场地占用费42.76万元、滨海校区底商全部房屋及场地占用费34.31万元。与滨海校区管委会、后勤管理处、保卫处等多部门齐心聚力,解决困扰我校10余年的滨海校区湖边超市历史遗留问题。历时一年,成功办理《天津市房屋租赁经营单位备案证明》,为住宅房屋历史问题解决奠定基础。
三、廉洁自律,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作为高廉政风险部门,资产管理处严守纪律底线,坚持廉政勤政,秉公用权,不谋私利。一方面,通过在办公区开辟廉政宣传阵地和各种廉政宣传教育,增强全员对岗位责任的敬畏感和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公开、完善岗位职责,厘清采购和资产管理风险点,净化采购人、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的关系,用流程和制度对风险环节加以防控。采购过程坚持对用户保持公开透明,一对一开展政策解读服务,组织政策宣讲、业务培训会,帮助教职工理解政策的同时,方便群众监督。
校团委
2021年,校团委按照校党委和团市委的要求,不断提升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
一、坚持思想引领,深耕立德树人“责任田”
校团委以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组织化推进“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学习教育。在团支部和团员中100%实现了党史学习教育系列专题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团日活动。13余万人次参与“青年大学习”微团课。组织天外“求索”团校春、秋季班和校青马工程第三、四期;成功推荐4名学生入选市青马工程;以院级“青马工程”为试点,实现了市、校、院一体联动的培养机制。精心筹划青春诗会、以“译”抗疫故事分享会、“青马红”遇上“火焰蓝”、庆祝建党百年音乐党课、“两弹一星”精神宣讲等主题活动。组织30余人赴河西区党群中心担任志愿讲解员。隆重举办五四表彰大会。选树优秀团员、团干部等508名。5名师生荣获市级优秀团员、团干部荣誉,2人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3个团支部获团中央、团市委表彰。
二、坚信育人初心,融入人才培养 “共同体”
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校团委找准学校关切、学生需要、自身可为的结合点,着力把实践育人做优做强。
提升社会实践效度,全年组建了202支路队开展实践。18支路队和16名师生荣获各级表彰。校团委荣获全国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保障大型展赛会,组织450余名志愿者服务世界智能大会、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首展和第七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等。投身基地化志愿服务。组织95人次志愿者服务各区外籍人员疫苗接种;组织16名志愿者赴卢龙县陈官屯镇支教;推荐9名学生参与“西部计划”。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荣获团中央优秀组织奖和天津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三、坚守价值定位,走近青年学生“朋友圈”
召开我校第二次学代会、研代会。组织3场校领导茶叙会。常态化收集提案,解决同学“微”心愿。以“海河青听”为平台,收集952条留言,100%回复。举办“亚运进校园”和“亚运英语之星”大赛。开展与台湾中华大学实境教学,连线互动20余小时。开设“天外美育坊”,邀请知名演出团体和个人开展公开课,天外艺术团开展话剧、相声、器乐等专场演出。在天津市文艺展演中,我校10个参赛节目获奖,为历年获奖最多。在天津市“挑战杯”竞赛中,我校5个团队获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