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
吴松
吴松
行玉华
1月8日凌晨,我市津南区突发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校多名居住在津南区的教师主动作为,第一时间与社区取得联系,前往社区报到,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防疫志愿服务中,践行“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庄严承诺。
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祥老师家住海河教育园区。1月8日,完成社区报到之后,他不顾年幼女儿的挽留,于当晚17点准时到社区参与志愿服务。负责协助做好核酸检测入户通知,秩序维护等工作。从1楼到33楼,他挨家挨户告知检测要求,扫码登记人员信息,统计特殊困难情况,协助老人完成信息录入,组织人员前往核酸检测地点,当看到大家担忧又欣慰的笑脸时,他感受到作为志愿者的责任和意义,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他深刻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松老师也住在津南区,他很早就参与了党员到社区的“双报到”志愿者活动。1月8日,在社区核酸大筛查中,他负责登记、核实核酸检测人员的信息、帮助居民进行核酸筛查预约、维护核酸检测秩序、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从晚上21点到第二天凌晨5点,他不顾劳累奋战在第一线,即便穿了三双袜子,仍不能抵御隆冬的寒冷。耐心诚恳的服务换来了居民的理解和赞许,不知姓名的居民为他送来了暖贴和饼干。早上9点,在休息仅四个小时后,他又参加到挨家挨户的“扫楼”工作中,排查居民核酸检测情况,确保不遗漏一户。他说:“和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相比,我们做的简直微不足道,但群众却给我们太多的赞誉,关键时刻,我们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国际教育学院行玉华老师也居住在此次疫情的防范区,1月8日12点,当社区发出封控管理通知时,她克服术后恢复期的困难,安顿好家中的老人及年幼的孩子,便赶往社区报到。担任志愿服务小组长,配合做好核酸筛查准备工作。从下午16点到凌晨24点,连续8个小时坚守岗位,协助社区做好排查、登记、引导、上门服务等工作。她坚守党员本色,做伟大抗疫精神的践行者。
面对奥密克戎,天外的老师们以伟大抗疫精神为指引,在数九寒天担当作为,勇毅前行,践行着天外党员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杜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