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师生汇报】机关职能处室工作展示(八)

来源:党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2-01-07 阅读量:9



科研处(社会科学处、协同创新办公室、科研成果转化办公室)

科研处将政治理论学习与科研管理工作相结合,创新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学校科研事业发展。

一、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科研评价机制

认真制定并积极落实“十四五”科研规划,编制修订学校科研规章制度3项;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形成相关报告4篇。完成科研先进表彰工作。组织召开校科研信息统计发布会,发布2020年度学校科研信息统计分析报告。完成全国和市教委知识产权保护迎检工作、市教委科技成果转化检查工作。

二、建设核心智库、服务科研机构发展

加强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高校智库、科研创新团队和协同创新中心的管理与建设,完成市社科实验室中期考核、高校智库与重点基地的年度报告。“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开展智库工作调研,召开4场座谈会;完成智库专家推荐工作。推进协同创新,组织第二批校级创新团队及协同创新中心验收。做好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国别和区域研究院、“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的行政事项服务工作。

三、加强项目培育、促进学术水平提升

组织申报各级各类项目共计41批次,召开预申报动员会、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和指导论证会13场。2021年获批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23项、厅局级项目12项;遴选推荐16项市教委科研项目。

组织开展天津市第十七届社科优秀成果评奖推荐,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7项,其中一等奖为我校首次,取得该奖项重大突破。组织校第十二届社科优秀成果评奖,产生获奖成果14项。组织全国教科优秀成果申报、市优秀调研成果推荐、国家级人才申报、中国青年学者奖评奖工作。

四、打造科研品牌,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做好校园网“聚焦科研”专栏建设,全年发布55期;组织举办第三届“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学术交流季,遴选23项学术活动;协助举办第七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对外话语体系创新研究”分论坛;组织举办市社科学术年会(2021)语言文学专场。开展科普活动,我校获市大、中学生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和“优秀组织单位”;联合开展“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工作。组织市新时代青年学者论坛研讨会征文活动及天津市科学实验展演活动;协助开展市第35届科技周活动。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孔子学院工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1.作风建设实现新转变。深入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多次召开制度解读会进行宣讲,方便师生遵守。简化办事流程、取消了公派出国学生转单手续,让“信息多跑路,师生少跑腿”。不断提升教工餐的质量,教工餐的花样品种增至10种以上,就餐人数大幅增长。

2.专家与交流取得新成效。印发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办法》《外籍教师管理办法》等11项制度。与匈牙利高校合作举办动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报教育部审批。与境外18所院校新签或续签了协议,合作院校达到250所。聘请了40名外籍教师。1100余名学生参加全球治理课程、出国交流学习或者被录取为公派留学生,超过以往年度出国人数。获批加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多个组织。

3.留学生招生取得新成绩。获批2021年“汉语桥”项目17项、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项目14个,待审批项目1个,招收长短期留学生4600余人。完成中国政府奖学金绩效评估和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申请。

4.国际中文教育再结新硕果。完成40名孔子学院中方人员的选拔、调整等工作,选任50名线上中文教师、海外志愿者,缓解了部分孔子学院师资不足的难题。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申报全球示范孔院取得实质性进展。获批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7项,立项数排名全国第三。新增国别中文教育研究课题2项,待审批其他类别研究项目11项。获批外派志愿者项目管理经费支持和“中泰高校语言伙伴计划”。承办语合中心委托的俄罗斯“小鹰”全俄儿童中心合作业务,组织申报了语合智慧教室项目以及加蓬、葡萄牙国别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等项目。30门“汉语桥”视频课程入选语合中心优秀课程资源库,并获批5个小语种翻译项目。

5.日常管理实现新规范。持续推进市委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举办了外派教师岗中培训班,编印了不同类别的《行前教育手册》,制定了11项制度,保障涉外活动安全。加强国际交流中心的规范性管理,严格履行监管职能,确保住宿费、能源费等应收尽收,与合作企业共同选任会计师事务所,对2019年、2020年校企合作情况进行审计,避免出现廉政风险。深入挖掘增收节支潜力,全年增收4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