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午10:00-11:40,马场道校区逸夫楼M704,课程思政系列公开课之《葡语口译》即将展示,欢迎广大师生前来观摩!
互通互融 相辅相成—《葡语口译》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葡文译本中的时政话语口译策略
◆主讲教师简介
卢亚伟,葡萄牙语语言学博士,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讲师,葡萄牙研究中心负责人。
◆课程基本情况
本课程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的“‘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承”为授课内容,结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的语言知识、背景以及葡语的桥梁作用,以该书的葡文译本为参照,介绍政治文本的口译特点以及中译葡口译过程中的难点及翻译策略,使学生能正确使用葡语专业词汇宣讲国家政策,完成外宣口译任务。与此同时,让学生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所体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外交政策形成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及参考书包括:
《基础口译》,仲伟合、王斌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选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的“‘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承”作为本课程口译材料,教师将葡译版介绍给学生,进行中国关键词以及外宣口译练习。学生在口译的过程中,不但了解与掌握了外宣翻译的方法,也对该书中体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课程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教师不只在课上给学生进行口译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搜索时政要闻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国家发展动态及成就。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体现的文化自信也是应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的,大学生有了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文化。
◆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课程以任务教学法为主,对口译任务进行系统分配,突出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任务驱动、情景教学、课堂讨论、自评互评等多种方法,增强课堂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外宣翻译口译能力。
◆预期达到的育人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国家当前的热点政策,掌握相关政策的官方翻译口径,总结其在译语中的正确翻译法;在思想政治上增强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体现的中国特色外交政策及中国的文化自信形成更深入的了解,思政与专业共同进步,思想与技能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