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栏目别名}

  • 2024-02-08
    各单位、各部门: 根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公告》、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办通知和我校关于做好申报工作的有关精神,现转发申报通知。具体时间和要求如下:一、通知具体内容详见网站公告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kjjy/202402/t20240207_951258.html二、指导思想申报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示范引导作用,推动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新时代文化艺术高质量发展,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三、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实行限额申报。我校具体申报名额,由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办核定。四、申报程序和时间安排1、2023年度国家社会
  • 2024-02-08
    各单位、各部门: 根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招标公告》、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办通知和我校关于做好申报工作的有关精神,现转发申报通知。具体时间和要求如下:一、具体通知内容详见网站公告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kjjy/202402/t20240207_951259.html二、招标工作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着眼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新时代文化艺术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示范引导作用。着力加强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不断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创新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大力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推动文化艺术和旅游研究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为文化艺术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三、申报程序和时间安排1、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实行网上申报,不接受纸质投标材料。请首席专家
  • 2024-02-07
    各单位、各部门: 2024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选派工作已启动,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选派办法和我校教师出国研修要求,现将此项工作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及相关情况 1.项目选派类别及时间:高级研究学者:留学期限为3-6个月;访问学者:留学期限为3-12个月;博士后的留学期限为6-24个月。 2.派出渠道:留学人员主要通过单位现有国际合作渠道或个人自行对外联系落实国外留学单位。 3.经费支持:资助内容为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 二、申请条件1.具体参见《2024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 博士后项目指南》(https://www.csc.edu.cn/article/2800),同时需符合我校教师出国进修管理规定。2.申请时应已获拟留学单位的正式邀请函。三、工作安排 1.前期准备 请申请人及时查看2024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专栏(https://www.csc.edu.cn/chuguo/s/2798),自行或通过所在部门协助对外联系,取得外方邀请函,按要求准备材料。 2.网上申报:该项目网申时间为4月10日-30日(
  • 2024-02-07
    各单位、各部门: 2024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工作已启动,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选派办法和我校教师出国研修要求,现将此项工作通知如下: 一、项目情况1.选派对象我校在编在岗的教师、科研人员。重点支持留学人员前往教育、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机构。2.留学期限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留学期限一般为36-48个月(具体以拟留单位学制、外方录取通知为准),资助期限最多不超过48个月。3.派出渠道留学人员应利用所在单位现有国际合作渠道或个人自行对外联系落实国外留学单位。4.经费支持资助内容为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奖学金资助标准及方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本项目不提供学费资助。二、申请条件1.符合《选派简章》规定的申请条件。2.申请时年龄不超过35岁(1988年1月1日以后出生),来校工作满2年。3.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科研能力和交流能力,综合素质良好,学习成绩优异,工作业绩突出,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4.申请时应已获拟留学单位出具的攻读博士学位入学通知书(或国外导师出具的正式邀请信)、免学费或获得学费资助的证明5.外语水平应符
  • 2024-02-07
    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2024年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2024年非通用语种人才支持计划 非通用语种师资提升计划》选派办法要求,结合我校教师研修规定,现将学校项目遴选推荐工作通知如下:一、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本计划采取“先立项,后选拔”的项目制选派模式,我校已报送项目,待留学基金委评审后,项目单位可按照获批项目及人选条件推荐人选。具体参见https://news.tjfsu.edu.cn/content/20231117/20231117113211_894.htm。二、 非通用语种师资提升计划(一)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1.高级研究学者3-6个月;访问学者3-12个月;博士后6-24个月。2.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6-48个月;赴国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2-24个月。(二)选派对象我校在编在岗的非通用语种师资(三)资助内容享受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人员,由国家留学基金提供留学期间的奖学金和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对攻读学位人员可提供学费资助,对其他人员不提供学费资助。(四)申请条件1.具体参见《2024年非通用语种人才支持计划 非通用语种师资提升计划》选派办法,同时
  • 2024-02-06
    各单位、各部门: 根据市教委《关于启动2024年寒假教师研修的通知》要求,为用好相关专题学习资源,服务教师教书育人工作,我校将组织开展2024年寒假教师研修工作,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人员范围:全体教职工 二、研修时间和研修平台 时间:2024年2月1日至3月31日 研修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2024年寒假教师研修”专题,网址:https://teacher.higher.smartedu.cn/h/subject/winter2024/ 注意:以往一些老师学习后无法获得证书,原因是进入平台后学习的内容是基础教育模块,而非指定模块。请务必使用以上网址,在高等教育模块进行学习。 具体操作指导可查看https://teacher.higher.smartedu.cn/h/home/others/2024-01-18/836.html 三、研修内容 本次寒假学习专题为教师提供3门课程:弘扬教育家精神 勇担强国建设使命、关爱教师 提升从教幸福感、做大国良师 育强国人才,每门课程提供多个学习资源。 四、学时认定 完整学习所选视频后,可获得该视频对应的认定学时。每门课程最多获得2个
  • 2024-02-06
    各相关人员: 根据工作安排,国家留学基金委现启动2024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遴选工作。项目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选拔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院校、科研机构或学科专业,师从一流导师的要求,着眼于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拔尖创新人才。具体通知详见:https://www.csc.edu.cn/chuguo/s/2751。 请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仔细阅读项目申请要求,填写《米兰·体育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审核意见表》,并按照基金委项目简章的要求,做好申请材料准备,于3月10日至31日完成网上报名并将符合《应提交的申请材料及说明》要求的申请材料提交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如有问题,请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联系。 联系人:张老师 李老师 电话:022-23285650;13820372769 邮箱:exchange@tjfsu.edu.cn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2024年1月31日 _附件 米兰·体育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审核意见表
  • 2024-02-04
    各单位、各部门: 按照市委网信办和市委教育工委关于开展2024年“网络中国节”系列主题活动的部署,现将“网络中国节·春节”“网络中国节·元宵”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1.学校于2月6日至2月17日启动“网络中国节·春节”主题活动;于2月21日至2月25日启动“网络中国节·元宵”主题活动。各单位、各部门要围绕家国情怀、新春气象、传统节日习俗、人民幸福生活等主题,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引导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唱响强信心主旋律。 2.请各单位、各部门积极策划推出图文、短视频、动漫、H5等活动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融媒体产品,在网上营造张灯结彩年味浓郁的春节氛围,并在显著位置体现“网络中国节”“网络中国节·春节”“网络中国节·元宵”标识或字样,移动端融媒体产品请统一带话题“网络中国节”发布(微博话题:#网络中国节#;抖音、快手话题:#网络中国节)。 3.加强节日文化海外传播。充分发挥我校多语种外宣优势,通过碎片化、可视化方式向海外网民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以文化认同凝聚共同价值。邀约在华外国友人、各国留学生,联动海外华人华侨等群体积极参与节日互动引导
  • 2024-02-01
    详情请见“办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