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12-02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11月24日,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中心组开展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程国毅参加了学习并进行指导。程国毅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要把学习全会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坚决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要面向全院做好宣讲,以实际行动落实全会精神。程国毅对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一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赤子之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维护人民利益,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要有革命斗争精神,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三是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进一步把握发展规律,强化责任担当,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共同为建设高水平外国语大学而努力奋斗。继续教育学院中心组成员集中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并逐
  • 2021-12-02
    10月2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在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联合发布了“2020-2021中国人文大众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我校主办的《世界文化》月刊荣晋“海外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第50名,也是前50名榜单中唯一由高校主办的文化综合类期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与龙源期刊网自2005年起就对龙源数字阅读平台的中国人文大众期刊的数字传媒阅读量数据进行跟踪统计分析,每年均发布国内和国外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至今已持续了16年。榜单见证和反映了我国出版的期刊在数字化传播过程中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中国人文大众类期刊的融合发展具有参考意义。数据显示,文化综合类期刊在海外数字期刊阅读市场占有优势,取得15%的阅读占比。 由我校主办的《世界文化》杂志(前身为《文化译丛》,创刊于1980年)以“传播现代文化信息,采撷人类文明成果,介绍异国风土人情,关注世界文化现象”为宗旨,依托学校外语优势,广采博览世界各国文化艺术精华,在改革开放之初,为我国思想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在学校的领导下,逐渐形成了“用专家的眼光看问题,用大众的语言讲文化”的办刊特色,
  • 2021-12-01
    近日,由市教委主办的2021年天津市学校文艺展演秋季项目落下帷幕。我校大学生艺术团选送的戏曲、歌手组合、民乐合奏、管弦小合奏、小合唱、时尚舞、群舞等10个参赛节目获奖,为历年获奖最多的一次。为参加此次文艺展演,校团委、艺术团提早谋划,在指导教师侯昀晨教授的指导下,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刻苦训练,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展示了天外学子为追逐青春梦想而努力拼搏的良好形象。节目类型
  • 2021-12-01
    【获奖者科研概况】杨丽娜,通识教育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教育大数据、个性化学习、精准推荐。入选天津市“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英国雷丁大学和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访问学者;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2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在研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主持完成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十三五”项目各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5项。【获奖成果简介】《教育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服务机制研究》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ISSN:1003-1553),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文章刊发在2020年第9期。【成果内容提要】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正逐步成为现实。个性化学习服务旨在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精准化与智能化的学习需求。研究基于在线教育大数据,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面向在线学习全流程,在辨析了大数据背景下不同层次个性化学习内涵的基础上,从设计、实施到评价三个不同层面研究了个性化学习
  • 2021-12-01
    11月24日下午,我校在逸夫楼大江厅组织教师集中观看了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线上培训班开班式和首日培训。我校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各教学单位院长、教学副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市级、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校级课程思政培育项目全体成员,教学秘书和一线骨干教师代表参加培训。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作了题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报告。他指出,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深刻领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紧抓“一条主线”“五大重点”,从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科学性和特色化着眼,从高质量人才培养着手,从理念、原则、路径、方法、内容、评价等各个环节要素着力,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中全面融入课程思政,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成为两味良药,双管齐下,同向同行,实现协同效应,使课程思政入耳、入眼、入脑、入心,实现精准滴灌。他强调,要狠抓工作部署、示范选树、教学指南、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资源共享、宣传推广七大工作,下细功
  • 2021-12-01
    2021年6月,团市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国资委、市委党校等单位联合启动2021年天津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校班培养对象选拔工作。我校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严密组织实施,经过学校层层选拔、团市委初试、面试等程序,最终国际商学院刘鸿飞、洪颖,国际传媒学院潘星宇,国际教育学院聂博宇四名同学从全市20多所高校的150余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入选2021年天津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校班。 11月27日至28日,4名同学在市委党校参加了2021年天津市“青马工程”培训会,正式开启学习生涯。在培训中,他们重点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四名同学纷纷表示,要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我校将按照天津市统一要求,做好市“青马工程”学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积极搭建平台,通过强化理论培训、实践锻炼和成长引领,不断提高青马学员
  • 2021-12-01
    大会现场工会委员会全体会议经费审查委员会全体会议工会委员会委员合影11月23日,米兰·体育工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钟楼报告厅召开。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副校长李迎迎出席会议。大会由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孙雪颖主持。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隆重开幕。本次会议是结合学校工会干部人事变动和实际工作,根据《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条例》和《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工会部分领导班子进行补选和调整,补选工会委员会委员,补选和调整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经66名与会代表投票选举,胡志刚为学校工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孙洋、温辉为学校工会第二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大会在庄严的《国际歌》声中结束。会后,学校工会第二届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分别召开会议。经选举,胡志刚任米兰·体育工会主席,温辉任学校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胡志刚在讲话中指出,本次大会是全校工会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激发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培养一支高效有力的工会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胡志刚肯定了工会工作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 2021-12-01
    为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走深走实,11月26日上午,英语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现场指导。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郭芃主持,院党委中心组成员参与学习讨论,学院教工行政党支部书记列席。陈法春在分享学习体会时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意义深远,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一是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在各系、各党支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实现学习宣传全覆盖;二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原文、悟原理、办实事,把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与推动实现校党委对英语学院发展的期望、学科建设的重任和学院师生员工对学院未来发展的要求相结合,贯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领学《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逐一分享学习心得,并结合工作实际,围绕贯彻落实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教学、科研、管理、思政工作和及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工作交流感想和体会。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英语学院党委通
  • 2021-11-29
    学生反馈良好学员尝试制作中国美食学员汉字习作学员美食作品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米兰·体育与天津职业大学承办的“尝新·畅心·敞心”中国美食之旅“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已于北京时间2021年11月17日正式开班。在两校教师团队的“保驾护航”下,哥伦比亚学员的中国美食之旅进展顺利。米兰·体育发挥自身在中文教育方面的优势,结合美食主题,为学员提供了含“寒暄问候”“自我介绍”“一日三餐”“兴趣爱好”等相关话题的语言教学和文化介绍。天津职业大学组织该校烹饪专业精英团队,为哥伦比亚学员准备了“中国美食概论”“中国烹饪文化”“食疗养生”“中国器皿文化”和“从中华美食看中国哲学”等中国饮食文化理论课程和“果蔬雕刻”“松鼠鳜鱼”“土豆包”“拔丝苹果”“红烧狮子头”等生动有趣的中国烹饪技艺实践课程。目前,中国美食之旅进展顺利。学员在学习中文的同时,积极参与制作中国美食。他们经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不仅获得了视觉和味觉的“尝新”,体验了语言交流的“畅心”,也实现了中哥人文交流的“敞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反馈良好,教学效果显著。中国美食之旅将承载着中哥两国文化互学互鉴的使命继续前行,帮助学员
  • 2021-11-29
    11月17日以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米兰·体育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承办的“中国六座古城穿越之旅”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二)课程教学顺利开展。截至目前,共有200余名哥伦比亚学员参加项目学习。期间,本项目专门邀请到西班牙大加那利群岛拉斯帕尔马斯大学Xavier Litah Lee Lee(励立德)教授为学员们作“汉语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专题讲座,与大家一同分享中文在海外传播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讲座受到好评励立德具有浓厚的中国情结,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情有独钟。项目活动期间,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生在德国,长在西班牙,但我是中国人。”在国外,很多华人华裔在谈到中国时,仍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尽管出生地不在中国,也并不拥有中国国籍,但他们却有着一颗赤诚的“中国心”。励立德即是如此。他于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在德国,因父母工作原因被暂时寄养在一个德国家庭,直到四岁才与父母重新团聚,后随全家移居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尽管青少年时期也曾因为希望更合群而怀疑抵触过自己的华裔身份,但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三观逐渐成熟,加上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更加具体和深刻,励立德对自己“中国人”的身份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