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12-16
    11月30日至12月2日,我校第三届“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学术交流季之“区域与国别研究大讲堂”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学院叶志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张维琪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颜巧容博士、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孔子学院周淼博士,分别就外交、研究路径、文学、翻译等领域在线与葡萄牙语专业近百名师生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叶志良以《中巴建交:其人、其时、其地》为题,以《中巴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签署时间、签字代表及签署地为主线,回顾了中国与巴西建交的历史,介绍了中巴建交47年来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及军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概况。在互动环节,他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未来中巴关系走向、经贸合作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在第二讲《诗和梦想------佩索阿的文学与人生》中,周淼介绍了葡萄牙现代文学大师费尔南多·佩索阿的人生历程及其文学创作中的几个重要方面,重点介绍了佩索阿在葡萄牙现代主义文艺中的引领作用,同时强调了诗人的英式教育背景以及英国经典文学对其创作和思想的深层影响,由此引导同学们从葡萄牙与欧洲文学的大背景中去阅读和欣赏佩索阿作品的独特和创新之处。通过对佩索阿关于葡萄牙及欧洲历史文
  • 2021-12-16
    12月13日下午,我校对新提拔科级干部开展集体廉政谈话,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代表学校党委做履职谈话和廉政谈话。党委教师工作部、新提拔科级干部参加了谈话会。胡志刚向新提拔的7名科级干部表示祝贺,鼓励大家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践行新的岗位职责。他重点围绕当前干部需要着力提升的履职能力与大家做了四点分享。一是干部要有坚定理想信念和过硬政治素质,要做到胸中有“一座山”,肩上有“一面旗”,案头有“一把尺”,手中有“一把剑”,锤炼过硬的政治本领,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落细到立德树人的各项工作中。二是要强化自身能力建设,不断开阔工作视野,要注重对工作内容理解的深化、实践的转化,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内生动力,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实招硬招,总结提炼新鲜经验,推动工作不断创新。三是要强化工作作风建设,对待工作务必抓紧抓实、敢于较真,做到作风务实、措施落实、成效求实,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四是要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政治本色,知敬畏、存戒惧,从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坚决落实,立足本岗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带领部门年轻同志恪尽职守、奋发有为,不辜负组织的信任。胡志刚要求大家牢记初心使命,在日常工作中站稳政治立场、把
  • 2021-12-14
    12月7日下午,市教育两委举办了天津市2021年“津门师德巡讲”系列活动第四讲报告会。此次巡讲延续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题,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引导广大教师学习践行弘扬高尚师德,做到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不断开创新时代教育工作新局面。本次巡讲以视频会议形式开展,我校设立分会场,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出席,党委教师工作部组织20名教师代表聆听巡讲。此次巡讲邀请天津师范大学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院长郝岚教授、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云梅教授和天津市河头学校道德与法治学科高级教师林茂进行师德宣讲。郝岚以“赓续红色血脉,为党为国育才”为主题,介绍了家族四代人的“师范”情缘,道出了教育世家薪火相传源于家族流淌的红色基因血脉,源于家族与中国革命历史和新中国教育事业同呼吸共命运。李云梅以“脚踏实地聚合力,仰望星空谋发展”为题汇报了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光伏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情况。林茂以“学生和课堂,我一生的陪伴”为题,以鲜活的案例和故事分享了自己的育人理念。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我市教师思想政
  • 2021-12-14
    【获奖者科研概况】袁鑫,通识教育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美国社会与文化、文化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天津市教委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曾获“米兰·体育2019年度科研贡献先进个人”称号。【获奖成果简介】《文化哲学的本体论诉求------卡西尔文化哲学思想探析》发表于《世界哲学》(ISSN:1671-4318),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文章刊发在2020年第1期。【成果内容提要】当代德国著名文化哲学家卡西尔在《符号形式的哲学》一书中,从符号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对文化哲学做出了迄今最为系统的本体论论证,从而真正使文化哲学超越了文化学或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视域。文化哲学的存在论根据与传统哲学的存在论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根本区别。他指出,人的活动是一种能够创造和使用符号的活动,这种活动创造出了一个为人所特有的符号系统,即“新的实在之维”或“文化世界”,其中语言是文化世界得以存在的普遍性因素。但是,卡西尔的文化本体论证明也有一个明显的缺憾,即忽视了人的符号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之间关系。对于这一问题,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
  • 2021-12-14
    12月10日,“外研社·国才杯”英语阅读大赛全国总决赛结果正式揭晓,我校英语学院2018级谭俊修同学获得总决赛二等奖。 本次大赛采用线上形式进行。谭俊修在英语学院周薇副教授的精心指导下,顺利通过校内选拔赛和天津市复赛,并以市复赛第一名的成绩决战云端,与来自上海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选手一起,把脉文本,激荡灵感,最终荣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这也是我校专业英语教学成果的一次亮相展示。 据悉,2021年“外研社·国才杯”英语阅读大赛共有来自817所大学的30余万名选手参赛,最终93名选手入围总决赛,是展现选手综合实力的绝佳舞台。阅读大赛取材广泛,内容涵盖生态环保、社会议题、科学探索、历史文化等,要求选手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涉猎,还能触类旁通,推而广之。阅读内容体现学术性、人文性、工具性的交合,要求选手善用阅读策略,拥有思辨逻辑。值得一提的是,决赛题目体现了交叉学科的选文与赛题,与国家新文科融合发展相契合,与外语人才培养趋势相呼应。 赛后,谭俊修分享了参赛心得,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尝试并自我成长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一蹴而就, “以赛促学”,究
  • 2021-12-14
    中国驻葡萄牙大使赵本堂致辞教学中的陶然老师 日前,由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主办,葡萄牙米尼奥大学孔子学院承办,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提供学术支持的“促交流,展风采”首届汉语教师教学技能展示活动落下帷幕。该活动为期两周,共有来自全葡5所孔子学院和2所中文学校的17名青年教师参加。经过专家评审,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青年教师陶然荣获一等奖。 12月11日,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举办了此次活动的线上闭幕式。中国驻葡萄牙大使赵本堂、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钟英华、米尼奥大学校长比埃拉·卡斯特罗出席闭幕式并致辞。陶然作为获奖教师代表发言。来自美国、法国、中国、德国、韩国的汉语教学专家评委,葡萄牙5所孔子学院的中外方院长、中文学校代表、公派汉语教师及教师志愿者、本土汉语教师等近百人参加了闭幕式。 赵本堂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葡萄牙政府和教育界高度重视汉语教学,并以此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在疫情肆虐的艰难环境中,中方教师与葡萄牙本土教师密切配合,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开展汉语教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此次的汉语教学技能展示活动为在葡汉语教师搭建了一个互学互鉴的交流平台,有助于提升教学技能和水平。他希望老师们兼容并
  • 2021-12-14
    唱响红色旋律,礼赞建党百年。12月11日,“永远跟党走 唱支歌儿给党听”2021年天津市原创网络红歌汇暨第三届天津市大学生网络公益歌曲大赛颁奖仪式在梅地亚艺术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全市高校师生代表、文艺界人士代表、津门好网民代表、媒体工作者代表共聚一堂,共同用歌声回顾光辉历程、表达爱党深情、宣传网络公益、唱响时代强音。颁奖仪式现场,我校学子倾情演唱本届网络公益歌曲大赛的主题曲《中国好网民之歌》(多语种版),拉开了活动的帷幕。网信天津、津云客户端、网易天津等多家单位及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连续多年举办天外“网络文化节”“WE梦工场新媒体运营官培训班”,积极组织参与“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作品征集大赛”“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天津市大学生网络公益歌曲大赛”“‘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等活动,涌现出《强国一代有我在(多语种版)》《中国好网民之歌(多语种版)》《五十五载弦歌不辍 青春天外献礼祖国》《执笔少年》《不忘初心》《星辰大海》等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健康向上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多次在全国及天津市级比赛中斩获佳绩,展现了天外师生“奋进新时代,争做追
  • 2021-12-14
    11月17日以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米兰·体育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看故宫 学汉语”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顺利进行。故宫课程共设置三大模块、八个主题,将语言知识巧妙地和故宫文化融合在了一起,另外还设置了画千里江山图、制作六角宫灯等动手性极强的活动,课程中既动眼、动心,又动手,极富知识性和体验感。 课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老师们积极互动,兴趣盎然。本次项目按不同国别和授课模式分批次开班,只为让不同语言水平的同学都能获得最优的学习体验,真正地学有所得,老师们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课程,做到一班一策。由于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的同学只能在结束自己一天的大学课程后才能参加本项目课程,我校授课老师克服时差困难,坚持在北京时间凌晨两点为同学们直播授课。任课教师敬业奉献的精神也感动了匈牙利大学和全体学员,学员们表示一定会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 对于本次“看故宫 学汉语”项目课程,匈牙利官方媒体还以《德布勒森当地学生有机会更多地了解中国语言与文化》为题专门进行了报道,报道称“在课程中,学生们可以学习汉语,培养沟通能力,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在‘游走’故宫的同时,感受遥远
  • 2021-12-14
      12月9日下午,2020-2021学年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暨天津市王克昌奖学金特等奖终评会在我校马场道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原市委常委、市政协副主席何国模出席终评会。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处领导、天津市王克昌奖学基金会理事成员以及30名候选人所在高校的领导担任评委。校党委书记殷奇在评审会前与出席领导亲切会见。校领导与出席领导亲切会见评审会现场市教委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处一级调研员赵蓓在大赛伊始代表市教育两委对所有参赛学校及专家评委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希望青年大学生能够胸怀祖国、同心向党、志存高远,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市教委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处一级调研员赵蓓讲话唯有热血张扬,方能不负青春。参加终审会30名候选人中,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追光者”,有以己所学投身国防事业的科研新星,有在药物分析领域攻坚克难的中医药人,有用文字与镜头讲述家乡脱贫致富和民族团结故事的白族女生,有弘扬非遗文化、播撒红色火种的思政宣讲员,有深耕心理育人模式的准教育工作者,有携笔从戎、用迷彩点燃青春的巾帼豪杰,有在创新创业之路上奋勇前行的科技尖兵,有多次斩获国
  • 2021-12-14
    为加强国际中文教育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进一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根据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关于开展2021年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联合科研处积极开展项目宣讲,组织全校各相关部门的教师申报,逐一审核申报书,并按时上报。经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专家评议和公示,我校共有七项课题正式立项,含重点课题一项、一般课题一项、青年课题五项,立项数量排名全国第三。今后,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将继续关注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学术前沿,发挥国别和区域研究优势和国际中文教育机构作用,组织申报、开展更多的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为增强国际中文教育学术影响力贡献力量。2021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