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01-21
    徐丽丽易蓉牛顺心王冠辉蒋芳婧陈波高雅荣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浪淘沙,才见壮志豪情。疫情防控重点在哪里,力量就下沉到哪里,学校民主党派成员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按照学校党委号召迅速行动起来,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积极主动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共同构筑人民健康防线,有力阻击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疫情进一步扩散传播,更是多党合作事业成员践行参政党使命担当、贡献参政党力量的生动写照。民革党员、国际商学院教师王冠辉面对凶猛肆虐的疫情,不畏艰辛、顶风逆行,积极下沉社区防疫工作,服务于河西区大营门街浦口道社区,配合做好疫情数据排查、辖区居民核酸检测、日常生活保障、科学防范宣传等工作,保障所负责的检测口采集工作进展顺畅、高效,与社区同志们连续奋战在一线,为战“疫”努力贡献外大民革力量,共同构筑人民健康防线。民盟盟员、国际传媒学院教师高雅荣作为一名年过半百的民盟盟员,主动联系社区要求参加志愿服务,由于河西区梅江街道被列为重点防范区域,加大了核酸筛查频率,高雅荣每天早早到岗,主动承担起了社区防疫物资的保管分发工作,试管的开箱封箱任务,以及志愿者招募和志愿者群的维护,为忙碌的社
  • 2022-01-21
    面对疫情,身在天津各区的天外青年识大体、顾大局,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奉献自我,以青春力量助力疫情防控,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亮身份”,勇担当,一个个温暖的故事彰显着可亲可敬可信的青年形象。包丽颖:再有召,我亦先行 当疫情袭来,校青马学员、日语学院学生包丽颖主动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街道王园里社区核酸筛查现场做志愿者,协助居民出示健康码和登记码,帮助老人完成信息登记,引导检测队伍,维持现场秩序。 在核酸筛查的前一天晚上,她看了社区群里“本次核酸检测急需大量志愿者”的消息,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和校青马学员,她深知自己更有责任冲在前面,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摩拳擦掌”,积极做好一切准备,期待着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疫情无情人有情。她真诚热情积极地进行志愿服务,居民们一声声感谢,让他充满了力量,感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 重复的工作并不能磨灭她的热情,阴冷的天气并不能使她退缩。从早上9点到晚上18点,从星星点点到人潮散去,她完成了这次十分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天气虽然很冷,工作虽然很累,但我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阴霾终会散去。再有召,我亦先
  • 2022-01-20
    孔子学院各位院长、老师和志愿者们: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米兰·体育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坚决贯彻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多语种多学科优势,全力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积极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持续蔓延的大流行状态,近期国内多地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且存在多链条、多渠道传播特点。1月8日以来疫情再袭津城。面对疫情,全体天外人全力以赴,以行动诠释着使命与担当。目前疫情依然严峻,防控仍在进行。 我校举办的九所孔子学院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当疫情如洪水涌来时,你们舍小家顾大家,融小我于大我,不忘初心、不畏风险,始终坚守海外国际中文教育岗位,持续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确保了我校孔子学院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成为最美“逆行者”一员。面对疫情,你们在积极响应疫情防护的同时,也发挥自身所长,通过募集疫情防控物资、做好防护宣传、传播当地民众为中国加油的声音等方式,为控制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面对疫情,你们严阵以待、同舟共济,制定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完善疫情防控体系,有效保证了孔子学院全体外派人员
  • 2022-01-20
    1月18日晚18:30,本应是晚高峰的街道上没有了往日的拥堵和喧嚣,暮色笼罩下的天外校园一片寂静,但逸夫楼一楼大厅却灯火通明,拉着行李、搬着物资的身影相继奔赴而来,步履匆匆。 傍晚时分接到上级组织人员支援津南的通知后,我校党委紧急部署安排,各二级党组织迅速响应,17名干部教师闻令而动,毅然背起行囊,逆行奔赴抗疫一线。从发布通知到集结完毕,仅用了1个多小时。 家住南开区华苑街的通识教育学院李胜朋老师第一个赶到学校,一个简单的黑色背包就是他全部的行李。“做好了随时下沉社区的准备,换洗衣物和随身物品一直就在包里装着。我是湖北人,经历过2020年初的疫情,全国人民齐心战疫的画面仍历历在目。这一次,我要为天津,为我的第二故乡贡献一份力量,争取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高级翻译学院的华云鹏老师作为天外志愿翻译突击队的成员,在2020年天津市外防输入的关键时期曾多次参与抗疫一线的志愿服务。这一次,他又当仁不让,逆行出征。“党有号召,我很荣幸能为天津市抗击疫情出一份力。此前在机场协助做好入境外籍人士防疫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希望可以在新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华云鹏激动地说。 在简短的出征仪式上,
  • 2022-01-20
    2021年12月11日,由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与《中国外语》编辑部共同组织的“2021年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全国交流活动”全国总决赛成功举办。经过层层选拔,我校英语学院教师李霞老师团队(团队成员: 李霞、李媛霞、李彦) 凭借作品《信仰的力量》,以优异的表现荣获英语类专业组全国特等奖。本次活动共有来自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25所院校的3613名教师参加。作为天津市英语类专业组唯一晋级全国总决赛的教学团队,李霞老师团队围绕指定的教学单元合理进行教学设计,结合教学目标深入挖掘素材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外语教学,实现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等多重目标的有机融合。本次总决赛采用15分钟说课+5分钟现场问答的形式进行。在说课环节中,李霞老师以标准流利的英语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理论和方法、具体教学环节、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评价体系等做了清晰系统的介绍,展现了过硬的教学能力。在现场问答环节中,面对专业评委的提问,李霞老师以大方自信的回答,展现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专业素养,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最终以88.62的高
  • 2022-01-19
    担当履职,做好疫情防控“服务员”通识教育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孙洋通识教育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孙洋,自2020年初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负责组织协调实施通识教育学院疫情防控各项具体工作、统计上报学院教职工每日信息统计情况。天津市本轮疫情突发后,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防疫网格员,她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对津南区教师及家庭健康情况进行摸底,及时确认“橙码”教师所在区域是否在“三区”之内,每天询问居家隔离教师的身体状况,关注并提醒非在津教职工及时向所在社区报备并进行核酸检测,“刷手机”成为了她的每日常态。第一次“大筛”开始后,针对个别教师顾虑交叉感染不愿做核酸检测的情况,她反复沟通,耐心解释,积极寻求解决对策,最终确保学院教职工无一遗漏,全部完成第一次“大筛”。随着疫情发展,她不仅是信息统计的网格员,又成为了学院党员志愿者下沉社区的联络员、后方总支援和宣传员。任务接踵而至,统计数据不断增多,她总是事无巨细,认真履职,做好疫情防控“服务员”,她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们就是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落实责任勇担当 织密疫情“防护网”高级翻译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杜灏洁高级翻译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
  • 2022-01-19
    开营仪式校长陈法春教授致辞希腊驻华使馆新闻与公共外交办公室新闻参赞海恩福致辞近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米兰·体育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承办的“中国文化面面观”------“一带一路”地中海沿岸国家学生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开营仪式顺利举行。本项目主要以希腊、意大利和塞浦路斯汉语学习者为受众,从多角度介绍和展示中国语言、文化的方方面面。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占奇,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安娜,副院长史亚军、付美艳,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国际关系部主任迪米特拉·麦兰特基祖(Dimitra Menetekidou)女士,意大利商务远程信息大学校长乔万尼·卡纳塔(Giovanni Cannata)先生,意大利毕加索大学语言中心主任拉乔娜(LaRagione Colomba)教授,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意大利语、希腊语专业师生,以及来自希腊、意大利和塞浦路斯三国的学员参加此次活动。校长陈法春教授为项目特别录制了致辞视频,对与会嘉宾表示感谢,借用“三冬文史足”的典故鼓励学员勤奋学习,并亲切地为大家送上“腊八”祝福。希腊驻华使馆新闻与公共外交办公室新闻参赞海恩福(E.Athanasiadis)先生为
  • 2022-01-18
    丁雅静侯昀晨、李厚德两位老师周晓娜孟红霞常艳祺曹龙兴李亚莉李建强杨丽娜殷明王梦田诗园韩菲英语学院文学系党员教师李亚莉已年届五十,仍主动承担“扫楼”工作,逐楼挨家挨户敲门提醒居民携带身份证,认真记录每户参与筛查的人数,尤其对老人、小孩和橙码人员进行详细标注,对需要入户检测的特殊居民做好记录。党员干部周晓娜的孩子还小,家里无人帮忙照看,她与爱人交替参与志愿服务,协助网格员进行核酸检测信息采集登记和现场维持秩序。党员干部常艳祺和家人一起报名社区核算筛查志愿服务工作,“5楼有一户老人听力不太好,麻烦现场的志愿者帮忙特殊关注下”“还没有轮到咱们楼栋,麻烦您再耐心等待一下,到了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的……”她把楼内每一户有老人和孩子的业主进行摸底统计,充分发挥思政工作者专业优势,线上线下耐心做好解释安抚工作,直至凌晨最后一户顺利完成检测。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韩菲一边负责学院全体学生的疫情管理和频繁的数据更新与统计,一边作为网格长参与社区疫情管理。为了让社区的邻居们能够减少排队时间,她挨家挨户统计核酸检测人数,核算喊人的时间具体到分钟,精细化管理使居民排队等候时间从几个小时缩减到几分钟,
  • 2022-01-18
    身在“三区”,心系防疫日语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庞中磊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津沽大地骤然打响。作为疫情发生地之一,日语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庞中磊居住的小区第一时间被封锁管控。以往在电视里看到的医护人员集结、封门的情形成为了身边的现实。突如其来的隔离,打乱了平静的生活节奏,带来极大的不便,不仅要“蜗居”家中,应对家中米面粮油生活用品的短缺,更要日夜兼程看护刚满6个月的婴儿。“身处疫区,对于防控和阻击疫情,我比其他人可能体会更深”,带着这样的信念,庞中磊同志在努力克服家庭困难的同时,更加坚定地践行着一名防疫网格员的职责。他第一时间全面摸排并准确统计全院教职工居住、移动、核酸检测和居家隔离等相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第一时间分类汇总信息做好上报和特殊情况处理协调工作,夯实教职工疫情安全管理措施;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推送最新疫情通报新闻和防疫公告,使师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庞中磊同志用耐心踏实、细致入微的工作和沟通服务,把防疫措施落得更细,把防控网格筑得更牢。答好“有精度、有温度、有速度、有力度”的抗疫试卷国际商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孙竞在疫情大考面前,国际商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孙竞,快速响应,紧抓落实,
  • 2022-01-18
    王溪竹赵石薇陈琛马涛三九严寒,津城寒风刺骨;鏖战病毒,社区激战正酣。随着天津硬刚“奥密克戎”的战斗吹响“集结号”,全市人民迎来了新年“第一签”,陆续参与了多轮次核酸检测筛查。这其中也包括许多居住在天津的外籍人士。为了帮助外国友人顺利完成核酸检测,了解津城抗疫战况,米兰·体育的教师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提供应急外语服务,无私传递温暖和关爱,与在津外籍人士守望相助,“疫”路同行。1月12日晚21点,天涛园社区等待核酸检测的队伍中出现了三张外国面孔。他们的信息在录入时出现了问题,导致检测队伍止步不前,工作人员尝试沟通,却因语言不通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这一幕刚好被正在参与志愿服务的米兰·体育英语学院马涛老师看到了,她赶忙迎上去,用流利的英语与几位外国人沟通交流,消除了他们的焦虑和不安。她一边安抚外籍人士的情绪,一边和社区工作人员、民警沟通,尽最大努力把疫情防控的政策、核酸筛查的程序向他们解释清楚。当登记成功的那一刻,三位外籍人士长舒了一口气,连声道谢,其中一位来自英国的女士感激地说到:“谢谢你的翻译和帮助,你的英语真好!” 同样来自英语学院的陈琛老师在河西区马场街君禧华庭小区参与志愿服